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。2016年12月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印发《“健康宁夏2030”发展规划》,就加快推进健康宁夏建设进行安排部署。全区各级党委、政府结合实际,紧紧围绕“大卫生、大健康”理念,大力推进健康宁夏建设,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。今年两会期间,推进健康宁夏建设同样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高频词。
杨淑丽
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
我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0.31%,低于全国11.58%的平均水平。居民健康素养高,可以在疾病发生前有效预防,疾病发生初期早治疗,疾病康复期防止复发。
政协委员杨淑丽建议,广泛开展预防式科普宣传,让公众多掌握医疗卫生、健康、养生方面的知识,提升群众健康素养。其次,推动区域内医疗、公共卫生资源整合,组建卫生健康集团,医保整体打包付费,超支不补,结余留用,通过基金杠杆引导作用,促使集团优化资源配置,更关注疾病预防,提高居民健康素养。
纳丽莎
群策群力破解保健品陷阱
相关统计数据,在保健品消费人群中,老人占了五成以上,成为保健品生产商、销售商的主要牟利对象。
政协委员纳丽莎建议,工商和社区联手,不定期调查清理小区存在的健康讲座、保健品推销,加强监管,对于虚假宣传、价格虚高的加以查处,重罚、吊销营业执照。对于涉事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,应在报纸、网站等媒体上进行不良信用公示,防止其去别处继续进行类似违法活动。大力宣传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手段和特点,提醒群众不要上当。
何志坚
给网络餐饮戴上“紧箍”
2017年9月5日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《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,对网络外卖食品安全责任作出规范。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,维权举报不主动、不及时,导致诸多黑作坊“变脸登台”,无证、伪证餐饮企业在线上比比皆是,食品安全难溯源、难控制。
政协委员何志坚建议,应加强《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执行力度,督促网络第三方平台增设线上食品安全公示模块,展示商家主体经营资质,坚决取缔无证、伪证食品经营户在线上销售外卖;督促入网的食品经营户加强食品原辅料进货查验、食品加工操作质量控制、餐饮具清洗保洁规范等,保证外卖食品的品质安全。出售不合格食品的,投诉举报并经查实的,对网络食品供应平台和提供人立即停业整改,倒逼其共同强化监管责任。同时,试行外卖员和群众举报奖励制度,提高监督实效。
罗海波
推动公共场所禁烟立法
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全区烟草流行监测显示,13岁至15岁在校初中学生吸烟者比例为6.9%,尝试吸烟者为19.1%,成人吸烟率为17.90%。家庭、室内公共场所和任何室外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比例分别为43.8%、64.5%和67.7%。
政协委员罗海波建议,尽快制定《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场所禁烟条例》,明确公共场所禁烟范围,细化处罚规定、明确执法主体、完善控烟举措、加强禁烟宣传,不断压缩烟民吸烟空间,减少散布二手烟害的机会,提高公民禁烟、健康意识,使“禁烟令”深入人心,成为全社会公民的自觉行动。 (记者 高晓刚)